近日,有网友发布一段视频,视频显示有多名工作人员在给地面浇水,而浇水的位置是陕西西安秦兵马俑景区的俑坑内。对此有网友提出质疑,担心浇水会给文物造成伤害。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20日联系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品管理部马主任,他表示,视频内容属实,不过工作人员浇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尘土飞扬,避免尘土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和损害已经出土的兵马俑。
从网传视频中可以看到,浇水的区域是在已经出土的秦兵马俑存放处旁,属于一片还未开始发掘的地面,几名工作人员正拿着洒水壶给浇水,在四周的观看走廊上还有很多游客。
马主任20日告诉记者,视频中浇水的区域是一片工作区,主要进行一些修复和科研工作,来来往往行走的人很多。马主任说,工作区的地面不浇水的话,时间一长就会裂开,从而产生很多尘土。
加上工作人员走得多,踩得多,稀松的泥土导致尘土飞扬,既不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游客的观赏,也对陶俑,尤其是已出土的彩绘陶俑造成较大的损害。“浇水的目的主要是防尘,保持地面的潮湿,让表面的泥土固化,不容易让尘土飞起来。”
工作区下面埋藏着还未出土的兵马俑,有网友担心浇水会对地下的这部分兵马俑造成损害。对此马主任回应,由于毛细效应,水分在土壤中会不断地向上迁移和蒸发,导致土壤疏松,浇水能保证土壤上部保持一定的湿度,从而起到一些保护地下兵马俑的作用。
记者从马主任处了解到,浇水周期和浇水量并没有严格的规定,一般是看情况,是人为判断的结果。由于浇水的目的是希望土地表面湿润不起尘土,并不是想要把泥土浇透,或把泥土“泡得稀烂”。
所以浇水周期一般取决于泥土的湿润程度,而浇水量在于能否湿润泥土表面。马主任说,工作人员给这些地面浇水也已经有很多年,只是最近被网友拍到所以引发了关注。
另外,如果大家想要去参观兵马俑,要文明一些。
讲真除了一号坑,23号坑东西不是很多。建议先去参观博物馆。不过在这里想说几句,参观博物馆我要提醒您注意按照博物馆的规定参观,不要开闪光灯不要触摸玻璃罩,照看好您的小孩,不管其他人怎么做,您应该有素质。
如果您带小孩希望您可以给他带一个很好的影响,不要让中国式参观博物馆像中国式过马路一样影响到小孩。 关于一号坑,最大的,刚进坑感觉东西很多,往左右走会失望的,有的坑挖出来是有色彩的陶俑,因为现在技术不能保存又埋住了。
坑洞的后面是修复的仪器和在修复中的陶俑,左右也有许多修复中的陶俑。三号坑二号坑真心感觉好多都被埋起来了没什么看头,二号坑有几个玻璃罩保存的陶俑,和一些古代的武器之类的,还有两个景区制造的假的一号坑,好像20拍照留念,我刚刚看点评有几个人用的那块的照片。
出了兵马俑可以免费坐车去秦始皇陵,好像是博物院级别的,外行人看热闹吧。皇陵有观光车15一人坐车走一圈大概45分钟两个陪葬坑,一个皇陵。陪葬坑里几乎没有东西了,就是看一下介绍不建议坐车或者走路去那两个陪葬坑。
从坐观光车的地方继续往前走是皇陵。因为防御系统太厉害,没有挖开。只有碑。有导游的话听导游讲会很不错的。 关于照片,第一张是景区欢迎人建的雕像。第二张是博物馆照的,34是一号坑,567是二三号坑,最后几张是博物院。
免责声明:本文所有信息均为用户投稿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!联系方式:651645661@qq.com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
评论